各村(社区):
晚秋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口,抓好晚秋生产对确保全年农业特别是粮食丰收至关重要。各村(社区)委会要把握关键时期,在抓好秋粮收获的同时,积极谋划、因地制宜抓好晚秋生产,确保全年增产增收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聚焦目标任务
按照“扩面增产、提质增效”总体思路,突出秋洋芋、主攻秋红苕、扩种秋大豆、开发秋杂粮,全镇晚秋粮食生产任务6300亩,其中秋洋芋4000亩。请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农户,落实到田块;抓好示范片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群众晚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二、聚焦分类指导
(一)突出抓好秋洋芋。要把突出抓好秋洋芋作为晚秋生产的重要方向。一是要提前备足种薯。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中早熟洋芋品种,种薯要已经打破休眠,优先选用脱毒商品种薯,也可因地制宜使用农户自留种薯。二是要抓住播种关键期。抓住9月中旬前的适宜播期,应种尽种。三是要积极发展间套作。充分利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玉米收获后及时种植秋洋芋,形成玉米-大豆-秋洋芋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安排晚秋生产与小春生产,重点抓好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秋洋芋和油菜、蔬菜套作洋芋等粮经模式,积极探索水稻-洋芋-油菜间套作三熟模式。四是要抓好田间管理。要及时进行开沟排水,做到田土中不积水。要重施基肥,亩施35~40公斤专用复合肥或配施同等养分含量的单质肥作基肥,提倡基肥每亩施用190~1800公斤农家肥。苗期及时追肥,出苗后每亩追施2~4千克纯氮化肥;开花后可视苗情,喷施叶面肥1~2次。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抓好晚疫病、芽虫和疮痂病。
(二)全力主攻秋红苕。充分利用农民种植红苕习惯,选用结薯早、产量高、抗逆性强的早熟高产品种,抓好深沟高厢、早栽密植、一次全苗等综合配套技术。进一步开发红苕茎叶菜用属性,弥补大旱之后秋季绿叶蔬菜不足,提高红苕种植效益,力争全区秋红苕面积0.73万亩以上。
(三)着力扩种秋大豆。落实好中央、省级财政支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助政策,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扩大秋大豆种植,抓好秋大豆适时早播、开沟排湿工作。重点发展生育期较短、鲜食大豆品种,进一步提升大豆有效供给,力争全镇秋大豆面积达到300亩以上。
(四)大力发展秋玉米。在城市近郊或交通便利地方,重点发展生育期较短、市场销路好、效益高的蔬菜型玉米品种,抓好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防治草地贪夜蛾为重点的病虫害,力争全镇发展秋玉米200亩。
(五)积极发展秋杂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气候特点和区位优势,打造特色健康食品,引导农民和种植大户发展秋荞、秋豌豆、再生高粱等生育期短、价格高、效益好的秋季杂粮1000亩。
三、强化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为切实做好2023年晚秋粮食生产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李兴见 镇党委书记
周锐华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李丹沙 镇纪委书记
张 灯 副镇长
成 员:王在伦 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张 江 镇财政所所长
郝志明 镇党政办负责人
曹小参 镇流域站负责人
各驻村干部
各村社区书记、主任
办公室设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由王在伦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晚秋生产对于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晚秋作物当成一季正种庄稼来抓,做到思想上有目标,工作上有安排,措施上有保障,宜粮则粮,应种尽种,充分挖掘晚秋粮食生产能力。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晚秋生产的积极性,确保多种、种好晚秋作物。
(二)开展培训,落实关键技术。晚秋作物种类多,生产周期短,技术性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重点秋马铃薯推广脱毒早熟良种,深沟高埂,带芽下种,增施有机肥;秋大豆要适时早播,开沟排湿;秋玉米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扎实抓好以草地贪夜蛾为重点的病虫防治;秋红苕深沟高厢,早栽密植,一次全苗;秋豌豆、秋荞适期早播,再生高粱早肥促发,合理追肥,科学防治病虫等综合配套技术。
(三)强化服务,突出示范带动。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抓好晚秋生产的高质高效示范。及早做好晚秋生产规划,做好晚秋生产所需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物资的储备和调度。在高速公路沿线以及辖区主要干道沿线,在现代农业园区、经果林地、复耕撂荒地建立集中连片的秋马铃薯高质高效示范片,加大晚秋粮经复合配套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不断探索晚秋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辐射带动大面积生产。加强信息服务,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种植适销对路品种。
附件:金石镇2023年晚秋粮食生产任务分解表
达州市通川区金石镇人民政府
2023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