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预算变动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我区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5843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73497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无变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为341281万元,增减相抵后调增67784万元,主要调整因素:一是专项转移支付用于农林水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交通运输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等项目增加7026万元。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加40861万元。其中,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1154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46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176万元、教育支出5867万元、农林水支出6313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0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281万元等。三是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25000万元,用于乡村振兴、还本付息等。四是新增一般债券资金848万元,用于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及排危除险项目607万元、小型水库安全运行241万元。五是增加上解支出5843万元,其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94万元,区法院、区检察院管理改革基数上划4866万元,城市公交公益性补贴增加683万元等。六是增加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39万元。七是2021年决算增加义务兵优待金上解,相应调减结转资金69万元。
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全部用于保障民生等方面;一般债券、专项转移支付均按上级规定用途使用。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我区2022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3042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351250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无变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调整为438557万元,增减相抵后调增87307万元,主要变动因素有:一是专项转移支付用于城乡医疗救助、福彩公益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等项目支出增加807万元。二是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11500万元(含市级项目支出责任分担债券资金10700万元),区级可安排额度中包括:达州市通川区中医院配套建设项目7000万元、通川区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建设10000万元、通川经开区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9000万元、通川区青宁镇文化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10000万元、通川经开区公铁物流园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5000万元、达州市通川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二期8000万元、通川区人民医院门诊医技、住院大楼及配套建设项目11000万元、达州市通川区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整治项目10800万元、达州市高家坝足球运动公园建设项目8000万元、达州市魏蒲片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22000万元。三是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500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400万元,支出为400万元。因转移支付增加,收入调整为668万元,同时支出调整为668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我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为14198万元,支出为6981万元,收支无变动。
以上通川区2022年预算调整方案,请予审查批准。
(五)地方政府债务
1. 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情况。通川区2022年年初政府性债务限额为628883万元,随着我区财力不断增加,可偿债能力相应增大。与年初相比,2022年政府性债务限额增加166348万元,债务限额变动为79523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00980万元、专项债务594251万元。
2. 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通川区2022年年初政府性债务余额为595902万元,截至2022年6月末发行新增债券166348万元,债务余额变动为76225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92878万元、专项债务569372万元。
我区政府性债务余额严格控制在债务限额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以上通川区2022年政府债务限额,请予审查。
二、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全区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58433万元、支出为273497万元。1至6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043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7.08%;支出完成16680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60.99%。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全区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304200万元、支出为351250万元。1至6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4703万元,为年初预算21.27%;支出完成22539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64.17%。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全区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400万元、支出为400万元。1至6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为0万元,支出0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全区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4198万元,支出安排6981万元。1至6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11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21.91%;支出完成358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1.3%。
三、上半年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三城三地三片区”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七大行动”,担当首位之责,夯实“支点”底座,为加快建设达州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撑。
(一)依法理财,严格执行决议决定。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落实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积极采纳区人大预算委员会的意见建议。2022年共受理涉及财政方面的人大代表建议11件,其中主办2件、协办9件。区财政及时召开党组会研究办件工作,明确分管领导、督办领导、办理程序、承办股室和办理时限,9件协办件已按相关要求于6月15日前全部办结,2件主办件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代表满意率100%。纵深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主动公开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和政府采购、政府债务等信息,财政运行更加公开透明。
(二)多措并举,着力稳定经济大盘。切实担负起稳经济大盘政治责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发挥财政职能职责,认真落实通川区《稳住经济增长若干措施》,聚力稳增长、促发展。统筹好疫情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处理好政策性减收和稳收支、稳运行间的矛盾。积极支持减税退税和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等减免政策,预计全年区级退税数额在15000万元以上。上半年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0000万元,对降低市场主体运营成本、培育工业经济增长、支持企业纾困和发展、落实各项兜底政策等方面加大投入保障力度。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0438万元,同比增长16.91%,还原政策性减收因素后,同口径增长25.69%。
(三)民生优先,支出保障稳健有序。“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坚持“三保”预算优先,努力补齐民生短板。1至6月中省直达资金64243万元全部落实到“三保”和新冠疫情防控等方面。一是加大“28件民生实事”保障力度,全年预算安排38919万元,1至6月预算下达进度达到92.95%,资金拨付进度达到62.35%。二是加大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社会事业保障力度,累计支出达到8649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543万元,全面保障了各类群体应享受的权益。三是加大财政支农政策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支持力度,累计投入粮食安全相关资金4660万元,保障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撂荒地整治利用水平。
(四)支持发展,重点建设保障有力。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一是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1至6月投入衔接乡村振兴资金10615万元,其中本级投入4550万元,不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二是1至6月拨付资金90576万元,切实保障了川菜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环城产业大道双龙末端至环城路、滨江湿地公园、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同时高度重视征拆相关问题,1至6月共拨付资金6118万元,解决了失地农民最关注、最根本的民生问题。三是1至6月拨付神剑园二期相关建设资金3295万元,确保神剑园二期如期试运行开放,同时保障了免费开放相关经费1000万元。
四、下一步财政重点工作安排
上半年,全区各级各部门坚决落实区委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同时,因经济恢复不均衡、工业发展不完全不充分、税源结构单一,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基础尚不牢固,财政收支依然“紧平衡”。对于这些问题,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预算决议和本次会议审查意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确保实现预期目标。紧紧围绕“三个高于”工作目标,全力组织收入,加大收入形势研判,细研税源挖潜堵漏,强化收入征管工作统筹,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确保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内,为落实区委重大决策部署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硬化预算刚性约束,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严控一般性支出,把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持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腾出财力保“三保”、保刚需。持续提高各类民生保障力度,严守疫情防控,大力实施乡村振兴,集中财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四个一批”措施,加快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进度,切实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快速发展。强化《稳住经济增长若干措施》政策引领,聚焦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执行好减税降费政策,及时兑现奖补资金,强化要素保障,支持企业纾困。落实“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要求,支持“基金园区”运作模式,大力助推新能源、智慧园区等新兴产业。强化财政金融互动,着力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用好、用活产业资金,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加强直达资金常态化管理,加快直达资金、债券资金分配和使用进度,保障好各项惠企利民项目。
(三)纵深推进财政改革,推动预算管理精细化。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完善政府采购预算与财力相衔接、新增支出与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等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将支出标准作为预算编制的基本依据。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深度融合,加强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三个关键节点管控,进一步强化绩效目标引领和绩效结果应用,对低效无效资金及时调整或取消。健全存量资金动态清缴机制,及时清理收回预算指标结余,动态清理缴回实有账户资金结余,收回资金统筹用于区委确定的重点支出,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四)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严格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及时做好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切实维护政府信誉,降低财政运行风险。加强财政收支运行风险防范,重点关注收入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等问题。坚决兜牢“三保”底线,不断补齐民生短板,严格落实“三保”保障范围和标准,确保支出政策可持续,与财力水平相协调。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把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全过程,围绕重点领域和民生政策开展核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促进各项惠民惠农资金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