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辖区各单位,各燃气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印发今冬明春城镇燃气安全专 项检查方案》的通知要求,推动我镇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现将《达州市通川区今冬明春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达州市通川罗江镇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25日
达州市通川区今冬明春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冬季春节期间,燃气事故易发频发,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燃气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省委、省政府, 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面巩固提升全区城镇燃气排查整治成 果,为全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结合本区实际,结合本实施方案。
一 、总体目标
严格落实中央、省、市要求和部署,坚决执行“管行业必须 管安全”的要求,针对季节性安全风险隐患,结合我区燃气行业 实际情况,在今冬明春接续开展全区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排查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落实整改措施,增强安全意识,有效遏制燃 气安全事故发生,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我区燃气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 整治重点
(一)全面开展宣传引导。 一是积极宣传教育。各乡镇街委、 区级相关部门、燃气企业要紧扣冬春季节安全用气宣传主题采取发放明白卡等方式,开展多维度、立体式、全覆盖宣传,提醒用户关注自身风险,指导用户掌握基本的安全用气知识,避免用气不当引发事故。积极开展执法案例、安全事故警示教育,从正 面引导和反面警示两方面进行宣传教育。联合街道、社区、物业等力量,把安全用气知识宣传到最小单元,把安全压力传递到每一个用户。分析研判风险隐患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空置房屋业主、出租屋、流动人员等人群的宣传教育,加强对老年群体的宣传服务,防患于未然。强化对燃气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认真组织燃气经营企业开展从业人员资格培训,严格落实持证上岗要求。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培训纳入制度化管理,进一步优 化细化安全培训计划,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考核,提升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风险辨识能力,规范过程记录和档案管理, 着力打造高素质燃气行业队伍。二是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要积极 邀请媒体宣传报道,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用好“燃气监督卡”,畅 通热线电话等隐患问题线索反映渠道,落实专人负责问题收集和跟进,确保整改到位,形成工作闭环,要大力营造社会关注、群众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各乡镇街委要严格落 实属地管理责任,组织落实好本辖区专项整治工作。燃气行业行 政主管部门要坚决扛牢行业监管责任,持续组织开展隐患问题 动态排查整治,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确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报请区党委政府研究解决。各燃气经营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巡检工作,抓实抓好入户安全 检查,督促用户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履行“发 现、劝阻、报告”职责,按合同约定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安全工作, 加强风险隐患排查,落实夜间巡逻检查,防止擅自改装“私拉乱 接”等行为。用户要履行安全用气责任,安全规范使用燃气,做好安全隐患整改工作。
(三)持续巩固燃气使用安全。持续巩固燃气热水器使用安 全治理.回头看.专项行动成效,要持之以恒抓好燃气具销售、安 装、使用全流程的监督管控。燃气经营企业要盯牢出租房、餐饮 店、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建筑工地工人宿舍等燃气使用安全 高风险场所,加大入户安检频次,重点检查使用不合格燃气具,燃气热水器无烟道,烟道堵塞或未伸出户外,居民用户使用燃气 燃烧直接取暖等突出隐患问题,坚持隐患问题整改动态“清零”。加强液化石油气用户安全用气监管,督促用户遵守安全使用规定, 使用合格液化石油气瓶,落实用户实名制购气登记,建立健全用 户服务信息系统,更换气瓶时检查用气设备情况和定期开展对用 户的入户检查。依法依规查处餐饮企业等不按规定安装报警器行为。
(四)狠抓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强化合法经营管理。要持续 严厉整治城镇燃气企业无证经营行为,跨区域经营行为,转供行 为,非法充装非自有气瓶、超期未检气瓶、违规检验气瓶、无资质充装二甲醚、擅自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酸、“双气源”等行为。二是:强化设备设施管理。燃气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 燃气经营企业全面系统排查整治检测系统建设管理不到位、使用不合格设备、设备设施操作管理不规范、安全防护设施管理不到位、消防管理不足等突出问题。尤其重点排查管道燃气经营企业门站、储配站、调压站、管网等设施设备的安全情况,液化石油 气经营企业储配站、灌装站、配送站、销售站点、钢瓶等安全情 况,压缩天然气经营企业储气瓶(罐)、加气机等设施设备安全 运行情况。建立完善在线检测、消防器材、防护设施等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和规程安装、使用、维护设施设备,落实定期 巡查、检验燃气及消防设施设备要求,确保管道设施运行安全。 三是强化制度规范管理。各地燃气管理部门和燃气企业要严格落 实安全监督管理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制度规定,要对照中国城市燃气协会 标准《城镇燃气经营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T/CGAS002-2017, 全面清查各城镇燃气企业的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 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件管理 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乡镇(村组)燃气安全现状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五)修订完善应急处置。燃气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燃气经营企业制定完善应急演练计划和方案,推行双盲“演练”,科学安排演练内容,在演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聚焦“预案有没有”“内容全不全”“衔接顺不顺““联动灵不灵”,坚持实战实用原则, 限期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要强化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开展经常性应急演练,提高一线作业人员应急救援抢险能力。
三、实施步骤
即日起至2023年4月30日,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即日起至2022年12月25日)
各乡镇街委、区级相关部门要细化整治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具体经办部门,全面动员部署本辖区迅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排查整治阶段(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4月15日 )
一是要按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安排专项整治工作,全面督促 本辖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深入排查,整改并消除各类 安全隐患。二是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 不能立即整改及时建立保护性措施,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列出问 题整治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及整改时限、形成闭环整改。同时按 照边查边改边总结的原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3年4月16至4月30日)
燃气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回头看”,对 工作开展情况全面总结,针对突出问题制定有效措施,推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四、 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是全区城镇燃气安 全排查整治工作的深化和延伸。各乡镇街委、区级相关部门、燃 气企业作为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做好前后衔接。尤其加强前 期可燃气体报警器安装及老旧管道更新改造任务等专项整治工 作完成情况的查漏补缺,要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负责专 项整治工作的整体部署、综合协调及督办落实,确保专项排查整 治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强化调度通报。要健全专项整治隐患问题台账管理机 制,加强统筹调度,全面掌握本辖区隐患问题排查整改进度,明 确责任领导、责任人、整改措施、任务目标和完成时限,做到底 数清、情况明、动态准。我办将建立定期调度通报机制,每月调 度通报专项整治情况,对工作推进不力、推诿扯皮、失职失责的将通报批评并报目标绩效办。
(三)强化督导检查。各乡镇街委、区级相关部门要综合运 用自查自纠、重点检查、跟踪检查、突击检查等多种方式,深入 最小单元查隐患、排险情、治顽疾。要组织新闻媒体、燃气专家 和执法人员,以“四不两直”“三带三查”方式开展暗访暗查,通过 各种媒体对整改不到位的燃气安全典型问题进行曝光,真正深下 去、严起来,彻查安全隐患,堵塞管理漏洞,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
(四)强化信息报送。要加强信息数据收集管理,认真审核把关,切实提升报送质量,杜绝虚报瞒报现象,严格按照时序要 求向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报送相关资料。每月26日前填报《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信息统计表》(见附件)联系人:李飞飞,联系电话:17380181762,电子邮箱:437617574@QQ.com.
附件: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信息统计表
附件
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信息统计表
填报单位: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群众参与及宣传报道情况 | 群众反映问题线索数量(个) |
| 群众反映问题线索完成整改数量(个) |
|
新闻媒体报道(次) |
| 安全应急演练(次) |
| |
燃气用户宣传教育(次) |
| 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次) |
| |
燃气隐患排查情况 | 使用环节排查隐患数量(个) |
| 使用环节隐患完成整改数量(个) |
|
施工作业排查隐患数量(个) |
| 施工作业隐患完成整改数量(个) |
| |
设施设备排查隐患数量(个) |
| 设施设备隐患完成整改数量(个) |
| |
居民用户入户安检(户) |
| 商业用户入户安检(户) |
| |
执法检 查情况 | 燃气安全执法检查次数(次) |
| 燃气安全执法检查处罚次数(次) |
|
取缔非法燃气企业数量(家) |
| 吊销燃气经营许可证企业数量(个) |
| |
执法检查处罚金额(万元) |
|
| ||
督促指导情况 | 督导次数(次) |
| 通报次数(次) |
|
约谈次数(次) |
| 警示教育次数(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