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1日
在达州市通川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长 胡 兵
各位代表:
我代表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工作回顾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年再造一个新通川”奋斗目标,聚精会神抓发展,一心一意谋跨越,经受住了“7 f 8”特大洪灾的严峻考验,全面完成了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实现了“十五”计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全区经济快速增长,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政治保持稳定,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辖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7.97亿元,增长13%(区属生产总值达到22.04亿元,增长2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52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2.35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1亿元,增长9.4%,一、二、三产业占辖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5 :46.6:41.9。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941万元,增长21.46%;综合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9887万元,增长24.52%;向上争取各种专项补助7845万元(不含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
(一)扩大开放,优化结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领导机制、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结构,突出招商实效,组团参加了“西洽会”、“重洽会”、“西博会”等活动,招商领域不断扩大,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华润蓝剑啤酒、利森水泥、新世纪百货、肯德基餐饮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成功落户,全年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0个,到位资金7.81亿元。大力推行“承揽式”服务,强化跟踪落实,达州电脑城、聚源煤业、智源机焦等项目建成投入运营,美好塑编、恒阳骊都等项目进展顺利。坚持“走出去”战略,实现自营出口63万美元,完成任务的315%。组织成立外来投资者商会,全面落实优惠政策,激活发展动力,努力构建民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县域经济格局。新增个体工商户1683户,累计达10038户;新增私营企业102户,累计达468户;民营经济纳税额已占全区财税收入的70%以上。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科学规划引导,优化整合资源,完善商业网点布局,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五金机电市场、博视影城商厦、蒲家畜产品交易市场等建成营运,塔沱市场二期工程、世纪广场、世纪明珠商场等建设进展顺利,三圣宫美食文化街、徐公祠商业步行街、美时尚商业广场成为新的商业亮点。积极培育现代流通业,提升管理层次和水平,北山超市、华夏春天百货、区烟草营销中心等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日益凸现。大力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商业欺诈、价格监督检查等专项整治行动,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3亿元,增长15.4%。
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以安置职工为重点,以重组发展为目标,因企施策,规范操作,推进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基本完成了56户国有企业和45户集体企业改制任务,“灯影”、“战斗”等知名品牌成功实现有偿使用转让。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四大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聚集辐射作用进一步显现,共吸引了25家企业入住。坚持抓大不放小,不断优化工业布局,初步形成能源化工、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生态药业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强监控预测和政策引导,着力培育骨干企业,狠抓兴源煤业、福瑞药业等重点企业的技改扩能,全区工业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18亿元,增长36%;实现利润2820万元,增长86.3%。
农业农村工作健康发展。突出城郊农业特色,高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粮经播面比达到48:52,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3%。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猛发展,金惠油脂、巨丰油脂、天然药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扩张。扎实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治病险水库9座;完成魏复路2.9公里大中修工程,新修乡村道路75.5公里、改建255.5公里、硬化19.5公里;完成“户办工程”650户,启动建设“和谐新村”11个,初步建成5个;完成“红层找水”示范井500口,解决了0.64万人的饮水困难。“三大扶贫工程”进展顺利。实现劳务开发收入2.7亿元。全面停征农业税及附加,兑现粮食直补金1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63元,增加295元。
项目拉动成效明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实行部门结对帮扶,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强力抓好达州(万源)电厂、华润蓝剑啤酒厂拆迁安置补偿工作,创造了“通川速度”,推动了两大项目如期开工建设;罗江口水电站、襄渝铁路二线(通川段)、石莲花水库病险整治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东岳土地整理、长江上游(通川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开工前期准备基本就绪;达州物流中心、磐石及蒲家土地整理等已列入国家、省项目建设计划。编制上报“十一五”建设项目94个、灾后重建项目64个。强化招投标管理,一大批项目顺利实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45亿元,增长0.03%,其中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8亿元,增长58.8%。
财税金融工作扎实有效。积极培育、壮大骨干税源,改进征管方式,加强税务稽查和重点税种监控,规范、落实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房屋出租和装饰装修税征收力度,税收征管工作成效显著。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综合财政预算和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坚持大力组织收入与积极向上争取并重,保证了工资、社会保障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和改革支出、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金融保险业健康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深入推进,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城镇建设管理不断加强。大力实施经营城镇战略,加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处置力度,有偿出让采矿权9宗,实现经营城镇收入2900万元。扎实推进土地利用总体修编工作,全面启动蒲家场镇总体规划和磐石生态药业工业片区规划,基本完成川陕苏区将军园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总体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蒲家、魏兴场镇美化、亮化工程全面完成,罗江、复兴、新村场镇供水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不断完善市容环境卫生监管长效机制,实行环境卫生季度检查考评制度,强化公路沿线场镇综合秩序整治,巩固了创卫成果,提升了城镇整体形象。
(二)完善机制,依法推进,社会政治保持稳定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加强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成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阵地建设。扎实抓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顺利通过了全省“三优一学”创文明城市总评检查。第四届文明场镇竞赛活动蓬勃开展,省级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文明新村活动扎实有效,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加强殡葬改革和管理,扎实开展城郊乱埋乱葬坟墓清理工作。
依法治区取得新进展。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44件和政协委员提案186件。“四五”普法成效显著,举办了3期科级干部和20余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普法培训班,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切实加强村(居)民自治工作,积极推行政务、村(居)务公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验收合格,罗江、复兴、魏兴被命名为市级“村民自治模范乡镇”。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和依法审计力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好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管理体系、执法监督体系和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安全专项整治,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46.87%,顺利通过省安全生产重点监控县“摘帽”验收。扎实推进“三个一流”、“平安创建”活动,大力实施整体联动防范工程,深入开展“严打”专项斗争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两抢一盗”取得实效。加强派出所正规化建设,认真开展“大接访”活动。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新《信访条例》,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认真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科学制订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初步建立了应急反应机制,提高了处置能力。面对“7 f 8”特大洪灾,紧急启动防洪预案,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先,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严防死守,把洪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抓好救灾安置,确保了灾民“五有”。及时开展清淤、防疫工作,迅速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实行结对帮扶,全力做好生产自救,1013户无房灾民陆续喜迁新居。加强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有效阻击了禽流感、口蹄疫和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确保了全区无疫情发生。
(三)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日趋完善。以征收扩面为重点,严格基金管理,发放社会保障资金9033.7万元。拓宽就业渠道,开展就业援助,成功举办了达州(万源)电厂、华润蓝剑啤酒厂拆迁群众专场就业招聘会。全年新增就业37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强化劳动监察工作,为民工追收工资45万元。全力打造“阳光低保”工程,发放低保金1045万元。启动农村医疗救助工作,扎实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在全市率先建立“爱心超市”,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74元,增加523元。
基本国策全面落实。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开展城区流动人口计生专项整治,巩固创优成果,稳定低生育水平,计生率达91.8%。严格按规划和计划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切实做好重点项目征地报批工作,抓好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限期治理污染企业32家,加强环境监测、监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组织申报各级科技计划19项、国家专利12项,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3家,农村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上复查评估验收。文艺创作全面繁荣,完成国家级作品4件、省级作品15件,出版文学作品2部。文化市场管理有序,基层文化建设得到加强。省十运会参赛队伍训练工作扎实有效。抓好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扩建乡镇卫生院5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示范站建设得到加强。实行了乡镇卫生院院长和区计生站站长公推公选。强化医疗执法监督,认真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全面完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抓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高质量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荣获全国先进集体。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地方志、档案、侨台、兵役、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全年免费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贫困农民工17118人次;帮助“4050”等救助对象再就业达540人;低保对象全年人均月补差标准提高到56元;对全区418户农村“五保户”实行了医疗救助,共发放救助金11.31万元;解决了新村乡场镇居民和1.1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全面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三圣宫美食文化街二期工程如期完成;全面实施通乡道路硬化和“村村通”公路工程;完成达七路二期7公里硬化改造任务;完成了莲花湖索桥和复兴沈家坝便民桥建设。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全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重大突破、招商引资再创新高、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一年,为实现“三年再造一个新通川”目标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务实创新、团结拼搏的结果;凝聚着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朋友的智慧和心血。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强化争先创优意识,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才能赢得发展先机;必须坚持求实务实落实,不争论、重实践、求实效,敢抓敢管,克难攻坚,以有效的工作载体和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推动发展大局;必须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凝聚强大的发展活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依然较多;经济发展活力不够,产业集聚水平不高;财政调控余地小,收支矛盾突出;城乡发展不平衡,部分群众生活和就业困难;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协调处理利益关系难度较大;少数部门责任意识不强,政府职能转变有待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6年主要工作
2006年,是我区的“项目建设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实现“三年再造一个新通川”奋斗目标的决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达州“三大目标”、“三大任务”和把我区建成“工业商贸大区、经济文化强区、和谐文明新区”的“十一五”奋斗目标,继续坚持“强商兴工调农”发展思路,更高质量地招商引资,更大力度地发展民营经济,更快步伐地开发城乡结合部,深层次推进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圆满完成“三年再造一个新通川”奋斗目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今年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辖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区属生产总值增长25%以上);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实现利润分别增长3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5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以上;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一)狠抓招商引资,突出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与活力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民营经济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后劲所在,必须牢牢抓住,全力突破。
增强对外开放实效。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理念,按照“零障碍、高效率”的要求,继续开展“四比”活动,进一步优化提升投资环境。强化“招商选资”意识,抓住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契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引进规模龙头型、科技开发型企业,限制高能耗项目,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创新招商引资理念和方式,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引资促进机制,充分利用四大工业片区招商平台,重点抓好产业链延伸性招商和园区群体性招商,力争引入一户,带动一片。不断拓宽招商引资领域,积极参加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亿元。完善重大招商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强化项目跟踪落实,提高资金到位率和项目成功率。扶持和培育自营出口品牌,鼓励鑫源食品、九龙工具等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牢固树立“发展优先、项目第一”的理念,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力争实施一批拉动力强、对财力贡献大的骨干支撑项目。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精心做好项目的论证、筛选、包装和推介,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继续实行项目争取、建设激励机制,努力形成领导抓项目、部门跑项目、社会办项目的工作格局。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推进目标化、目标任务责任化,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实现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强力推进达州(万源)电厂、华润蓝剑啤酒厂、利森水泥、石莲花水库病险整治等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抓好塔沱市场二期、美好塑编、罗江口水电站、襄渝铁路二线(通川段)、蒲家火车站货物集散专用线、明月江二桥等项目的跟踪服务;力促达钢制氧、物流运输、球团矿生产线、东岳土地整理、长江上游(通川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农发水保、殡仪馆及公墓迁建等项目尽快开工,努力形成集群规模效应,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严格项目建设管理,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条件,创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平等竞争环境。全面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引导,规避风险,千方百计激活、聚集民间资本,最大限度地使其转化为有效投资。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组建行业协会,增强民营企业家自身素质。实施“质量兴区”战略,鼓励民营企业实现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实施强强联合,扩大经营,裂变发展,培育一批名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提高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民营化改造,规范操作,妥善安置职工,力争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集体企业改制。
(二)推进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
围绕建设“工业商贸大区”目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和质量。
着力建设工业大区。壮大支柱产业。加快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四大工业片区的吸引力。强化引导,科学布局,提高工业片区的投资密度和集约化程度。坚持“注重传接、错位发展”的思路,服务达州大城市建设,做大做强建筑建材业;以鑫源食品、金惠油脂等企业为依托,抓好粮油、畜禽等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培育壮大食品加工业;扩大种植规模,推进中药材产业化开发,扩大生态药业规模;抢占先机,整合资源,抓好天然气、煤炭、水能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拓展能源化工业发展空间,努力形成四大支柱产业集群。加快技术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旭阳水泥、福瑞药业、天然药业等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培育区域领先品牌。发展规模经济。大力实施“259”计划,坚持“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思路,以扶优扶强为目标,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聚集,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后劲足的骨干企业,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30户,实现工业总量跃升,初步建立起工业支撑体系。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建设繁荣各类市场。加强引导,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商业网点规划。继续加大塔沱市场、北郊市场、蒲家畜产品交易市场等的培育力度;加快世纪广场、中心广场建设步伐,打造好以老车坝区域为核心的“黄金商业圈”;精心打造徐公祠步行街、三圣宫美食街;抓好恒阳骊都家居广场、罗浮嘉苑、西钢片区专业市场、博美 f 长城装饰城等市场建设,完善西外新区商业网络;推动餐饮娱乐、美容美发等传统服务业扩规模、上档次;加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努力构建城乡互动的商品市场体系。着力推进流通现代化。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业态,重点抓好华厦春天百货、都市花园商场等的建设和扩张,着力培育一批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加快发展仓储业、运输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培育汽车、教育、文化、体育等消费热点,规范中介、房地产、信息等行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整合旅游资源,挖掘人文内涵,发展特色旅游。扎实推进川陕苏区将军园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突出特色,市场运作,规范引导,加快凤凰山绿色景观 f 休闲中心建设,提升城郊休闲旅游业的档次。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设施农业、都市农业、特色农业为导向,重点抓好魏复路、汉渝路、达开路三线无公害蔬菜、瓜果、花卉、中药材和优质油料基地建设,打造优势农产品区;大力发展养殖小区,促进无公害畜禽产品基地建设。加强乡镇农业服务机构人员培训,充分发挥专职信息员作用,积极为农民提供技术和信息等服务。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走“企业(市场)+基地(协会)+农户”的路子,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高金惠油脂、福瑞药业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加强引导,促进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争创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品牌,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发动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加强村道硬化、养护,实现乡乡通油路和村道联网升级。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财税金融工作。强化税收征管。继续坚持开源节流、重在开源的方针,狠抓重点税源培植和挖潜,合理调整收入结构。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提高公民自觉纳税意识。改进征管方式,推行税收精细化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严格依法治税,抓好薄弱环节、重点税种的监管,强化税收稽查,大力清收欠税,严厉打击各种偷逃抗税行为,努力做到应收尽收。规范理财行为。继续深化、完善部门预算、财政综合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依法强力清收财政借款,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和公开处置力度,广筹改革成本。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财政收支平衡。试行“乡财县管乡用”,做好乡村消赤化债工作,严禁新增债务。强化财务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的人和事。加强金融工作。主动加强银政沟通,搭建好银企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引导金融业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扎实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依法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支持金融部门做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继续抓好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
(三)强化经营理念,提高建管水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按照“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形象”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快城镇化进程。
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围绕达州大城市框架,狠抓城镇规划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北外片区土地修编和控详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场镇修建性详规编制试点工作,全面完成蒲家场镇总规修编和磐石工业片区控详规划。科学论证,适度超前,抓好中心村和居民点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加大规划执行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建筑行为。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重视北外开发建设,加强宣传,积极造势,争取支持。包装项目,筹措资金,推进张家坝大桥建设,力争北外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大对场镇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场镇配套功能,增强场镇聚集辐射功能,加快小集镇建设步伐,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突出特色,统一风格,适度集中,重点引导规范场镇和公路沿线民房建设。抓好达州(万源)电厂、华润蓝剑啤酒厂等项目拆迁群众安置房建设。实施好“红层找水”和东岳、蒲家、魏兴场镇饮水工程,解决群众饮水困难。联合执法,严管重罚,强力整治场镇和过境道路镇容镇貌、环境卫生和交通管理秩序,提升场镇形象。加强宣传,落实责任,逗硬奖惩,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加强城镇资源经营。立足发展,高质量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范用地行为,盘活存量国有土地,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确保土地资产价值最大化。巩固矿业秩序整治成果,大力推进采矿权有偿出让。推进场镇清扫保洁权、农贸市场经营权等公开出让,不断完善城镇资源市场化运作路子。力争实现经营城镇收益1500万元以上。
切实抓好社区建设。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进社区活动,加强社区共建,完善社区配套服务功能。认真抓好社区保安、保洁、保绿工作,引导发展托老、托病、托幼、家政、配送、保健服务,不断加强公共设施、物业、车辆管理,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区精神,积极争创国家级“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力打造活力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保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切实把扩大就业和加强社会保障放在突出位置,致力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努力扩大社会就业。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退役士兵和失地农民多渠道就业。实行困难群众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就业培训和职介服务体系。坚持内转、外输并举,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创新劳务开发模式,规范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覆盖面,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加强社保资金征收管理,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城镇低保工作动态化、规范化管理,完善低保听证制度,全力打造“阳光低保”工程;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抓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发展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自然灾害紧急救援机制,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建立完善保护失地农民切身利益的长效机制。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狠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深化专项整治,严格安全执法,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大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高度重视信访和维稳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化解矛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发挥整体联动防范功能,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区”。抓好公安队伍和派出所正规化建设,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各类犯罪、邪教组织,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五)繁荣各项事业,推进文明和谐,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评价与奖励制度改革,围绕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打造人才创新、创造、创业平台,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加大科普力度,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加强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广实用技术,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深入实施“双高”普九规划,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支持、规范民办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加强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监测、防治。强化卫生执法监督,加强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建设。加大农村卫生事业投入,抓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发动,宣传造势,备战“十运”,抓好省十运会射箭、乒乓球、女排等参赛项目训练工作,确保完成既定目标。繁荣文艺创作,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加大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认真抓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全面抓好物价、保密、档案、外事、侨务、对台、兵役、地方志、民族宗教等工作。
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环保准入制和“三同时”制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坚决关闭不法排污企业。加强土地监察,坚决制止滥占耕地行为,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扎实抓好流动人口管理。继续坚持利益导向机制,严格计生执法,稳固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重视老龄和残疾人工作,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着力引导、提高市民的城市意识和文明意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抓好第四届文明场镇创建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认真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以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人民政府为人民。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一)解放思想,规范决策,科学施政
坚持发展为先、发展为重、发展为本,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内涵,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革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弊端,激发全区人民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智慧。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不断强化“责任兴区”意识,统一发展共识,聚合实干精神,解难题、破难关、创实绩。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责任感,自我加压,你追我赶,永不自满,开拓进取,凝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形成想事、干事、成事的生动局面。坚持“大思路、大手笔”,抓住关键点、找准着力点、寻求突破点,不断挖掘发展潜力,推进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集民智、体民情、重民意,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重大事项均要在深入调研、广听意见、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研究决定,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二)转变职能,推进改革,依法行政
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财力、物力用在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规范部门职能,使政府组织机构更加合理、科学、高效。大力推进公务员队伍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提升公务员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坚持“凡进必考”,严把进人关,依法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减少行政审批,规范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认真抓好“五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深化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不断推进依法治区进程。
(三)改进作风,强化服务,高效勤政
牢固树立务实为民、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不断增强公仆意识,善谋富民之举,多办利民之事,切实做到为民、爱民、利民、安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动真情、想实招、敢碰硬,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真正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大力推行“承揽式”服务和限时办结制,积极发展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通川”。改进机关工作作风,讲速度、讲效率、讲效益,创建服务型部门、机关,做到主动服务不推诿、协调服务不扯皮、高效服务不拖拉、廉洁服务不设卡,坚决制止“肠梗阻”现象,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形成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不断增强部门执行力和落实力。建立科学规范的激励机制,以实绩论英雄,以成果排座次,奖优罚劣。优化工作考核机制,完善督查奖惩体系,逐步建立快捷落实的工作机制,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健全制度,严格监督,廉洁从政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廉洁自律和警示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和清正廉洁意识,树立好廉洁政府形象。完善监管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各级干部从政行为。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监督,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大力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职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健全行政投诉制度,严处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纠正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时代的使命呼唤着我们,既定的目标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区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更加奋发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思想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措施、更加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解放思想求创新,与时俱进谋发展,为圆满实现“三年再造一个新通川”奋斗目标,建设工业商贸大区、经济文化强区、文明和谐新区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红层找水”:红层是指侏罗纪、白垩纪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的沉积层,因呈红色而得名。由于地质成因,红层即意味着缺水。2004年5月,中国地调局与四川省政府采取省部合作的方式,运用卫星遥感解译、全球卫星定位等系列先进科技手段,在红层丘陵区地下找到风化带裂隙水等3种类型滞水带,采用“一户一井”、精确定位办法,解决了半个多世纪攻关未果的人畜饮水难题。
2、四大工业片区:指以达州(万源)电厂、罗江口水电站为主的东岳能源化工业片区,以利森水泥、旭阳水泥、建新建材等为主的复兴建筑建材工业片区,以福瑞药业、天然药业为主的磐石生态药业片区,以华润蓝剑啤酒厂、金惠油脂公司等为主的北(外)魏(兴)食品加工片区。
3、“259”计划:指加大骨干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2006年培育2户销售收入超3亿元、5户销售收入超亿元、9户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企业。
4、川陕苏区将军园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达州市政府与国防信息技术研究会合作共建的以宣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航天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内容包括张爱萍将军故居建设、曾在达州战斗过和在达州出生的将军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两弹一星”和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综合展览馆建设三大部分。
5、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在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促进资源节约,杜绝资源浪费、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7、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综合概念,涵盖了以往国家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政策内容,具体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其内涵包括路、电、水、气等生活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以农田、水利、科技等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产业能力建设,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以及村容村貌环境整治,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8、爱心超市:仿照百货超市陈列货物,并向城市五保户、特困户、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提供粮、油、衣被等救助。经费来源为政府投入和社会募捐。具体形式为政府主导、民政部门牵头、社区承办。2005年在东城凤凰社区、西城红旗路社区建立了2个爱心超市。